監控資本主義與知識管理

1. 監控資本主義的啟示

在閱讀祖博夫的作品後,其實我對下冊最終幾章看不是很懂,實在是太社會科學了(是說我曾在台大社科院附近出沒過一陣子)。

依據作者的觀點,引用博蘭尼的說法傳統資本主義眼中經典的「虛構商品」有三種:

  1. 土地
  2. 勞力
  3. 金錢

祖博夫認為在監控資本主義下,應該也把「經驗/Experience」加入這些虛構商品項目中。事實上,在每個人的經歷中,最有價值的莫過於各種環境中的「體驗/Experience」。如同體驗經濟時代所說,「商品是有形的,服務是無形的,而體驗是難忘的。」事實上,智慧Wisdom、知識Knowledge洞見Insight經驗Experience有時是難以清楚分割的,這不由得讓我想起短暫探討過「知識管理」的過程;而人類中最具價值的就是知識的形成。

2. 外顯與內隱知識

其實知識管理最令我關心的莫過於每次求職時,梳寫具有哪些可用技能的時候了。往往每個人的生命歷程大異其趣,自然所累積的知識也各有不同。根據我在維基百科上讀到,知識被概略分成外顯內隱兩種:

2.1 外顯知識 Explicit Knowledge (表達知識Expressive Knowledge)

便於紀載或條列的知識,可以明白地儲存於不同載體。例如所接觸到的各公司統一編號,或是某個領域必用的物理公式等。

2.2 內隱知識 Implicit Knowledge (默契知識Tacit Knowledge)

一般來說內隱知識需要利用師徒制傳授,且較具有主觀感受特性。我想到一個印象深刻的例子,便是手排汽車離合器操作。在學習離合器操作的時候,我們往往只記得當引擎轉速太低時,要踩深離合器切開引擎和車身連結,儘管我們最終目標是完全放開離合器讓引擎和車身動力完全銜接。而我後來學習到的是,停留在半離合的深度,讓引擎的蠕動轉速可以逐漸傳遞給車身。

雖然寫了好長一段,但其實我想表達的只是優於放;這也是另一種外顯內隱知識分法,即know-whatknow-how.

3. 職涯中關於知識管理的進展

在第一份工作於華擎機械時,時常在年度請我們上傳KM文件。印象中可能是實驗的方法,這種流程類的知識;甚至寫成專利,增加公司團體的知識。在福特汽車遇到比較多的是,各種品質管制手法用於產線成車的對應;短暫的停留後期,也接觸到了EESE, Electrical Electronic and System Engineering以及各種品質方法在不同設備上的運用。

台大光電所,則是各種專利的判讀,及其在進度報告Group Meeting的運用。此方面的知識,或多或少在勝巨光電有用到;副總也常常要求我們製作文件,這也是知識管理的一種方法。回到清大動力機械碩士班,一方面是遇到了模擬領域,和以往的實驗手法不太相同;另一方面是對於物理等背後原理,也要更加認識、理解。

經過不同的公司研究所,的確學到了五花八門的技藝,不過得好好學習運用他們。

4. 本部落格需要的知識管理

目前打算的是排入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0.626 / 10.426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ystems, Spring 2011. 除了嘗試閱讀Lecture Notes外,若可以的話也把文章中文化。例如這個網站,就很努力的把英文翻譯成中文,請大家多支持。

儘管翻譯並不是原創的內容,但整理不同的資料來源並加上個人的知識,也是一種知識管理並留下紀錄的手段。雖然不若Google, Alphabet可以有規則大規模的進行經驗整理,但也是一種提供價值的方式吧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